蘧庵道人寄和重九感怀诗五章语皆超胜意兼释老辄次其韵

蘧庵道人寄和重九感怀诗五章语皆超胜意兼释老辄次其韵朗读
宋代 李光

百岁光阴日半斜,因缘已透更何嗟。饱参禅窟传心印,一见桃溪悟落花。

了得顿门方自在,修持径路断无差。世人学道徒勤苦,终日蒸炊只是沙。

李光

李光(1078年12月16日[1] —1159年4月22日),字泰发,一作字泰定,号转物老人。越州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。南宋名臣、文学家、词人,南宋四名臣之一,唐汝阳王李琎之后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年)进士,调知开化县,移知常熟县。累官至参知政事,因与秦桧不合,出知绍兴府,改提举洞霄宫。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贬藤州安置,后更贬至昌化军。秦桧死,内迁郴州。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,复左朝奉大夫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年),致仕,行至江州卒,年八十二。宋孝宗即位后,赠资政殿学士,赐谥庄简。有前后集三十卷,已佚。又有《椒亭小集》、《庄简集》等。 ...

李光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朝行谷水东,暮行谷水西。

谷水日日流,驿舟日日来。

()
李学一

驰驱终日度深山,何处人家翠霭间。鸡犬数声云外落,峰峦千叠屋前环。

田园杂遝桑麻满,林木青苍鸟雀閒。疑是避秦人尚在,只今世远不知还。

()

娶妇山中不肯留,会朝山下万诸侯。

古人辛苦今谁信,只见清淮入海流。

()

六花堆积满乾坤,一色更无痕。但分山水高低处,与林庐城郭江村。

蜡屐扶筇,印生屐齿,回首失柴门。

()

能使时平四十春,开元圣主得贤臣。
当时姚宋并燕许,尽是骊山从驾人。

()

老矣息林邱,平生不径由。

知心时一见,安分别无求。

()